表演的當天原本有約的... 不過就這麼巧,接近傍晚拿到了貴賓招待劵,很開心,但是接下來手忙腳亂的找人、改約時間都不甚順利,所以直到最後一刻,我都還有種想放棄的念頭... 不過,就在坐往回家(與前往兩廳院同路)的公車上,最後還是沒有浪費招待票,直接前往音樂廳... 只是多出的一張票,在售票櫃檯直接給了一位不認識的人,至少我沒有對不起提供票劵的人 ^^
美中不足的是,今天的作曲家(及曲目) 其實我很不熟。兩位屬於當代作曲家盧瑟、林貝爾格都是第一次見面。其實第一次見面也沒什麼了不起,常常我就是盲聽,以自己的耳朵來直接感受音樂家的音樂,當然我必須說這就是種風險,但是我喜歡這樣接觸音樂,也找到與自己有共鳴、有感應的音樂型態及表演方式....這種方式我覺得很純粹,當然也避免不了主觀。
紐約愛樂的組合很有趣,滿場白(銀)頭髮的表演者,我辨別不出來是人種的頭髮特色或是年齡 (個人偏向特殊髮色),優雅纖細,卻在還未開始表演前我已經感到音色可能會存有過多個人特色... 這是種推測,也是我很無聊的觀察。為什麼會這麼說,是因為連續聽幾次柏林愛樂的表演後, 一直很疑惑這麼厲害的樂團是怎麼辦到的... 就是讓這麼多優秀表演者的所有的樂器聲響可以 "融合" 到只剩一個聲音,每個樂器那麼多人只會 "聽到" 一個聲音、一種音質~ 甚至我嚴重懷疑,是不是他們連樂者的工具 (弦樂器的-琴、弦、弓,吹管樂器的品牌或是簧片等等.. 都有某種程度上的測試或規定)都有所注意聲音的表現。
開始表演後,已經小小印證我的猜測,尤其又選了比較當代的音樂,表現上更是考驗著聲音的傳遞... 我也許對音樂不熟,但是音樂聲音的直接傳遞我沒辦法很清楚的收到.... 小小的失望....
上半場的亮點是鋼琴協奏曲的鋼琴家 Bronfman, 高超的技術、輕鬆的彈奏,顯現在他厚重體格有足夠的力量支撐下,在他遊刃有餘的技術表現,可以稍微感受到天團的威力,不過如果談到傳遞這件事,其實我也不太能聽出他要表達的感情與音樂性(說難聽一點就純粹是厲害,但沒能感動我)...感受音樂的細膩與情感一直是我個人很在乎的,所以比較會用這樣的眼光來下定論... 連續安可了三次才離場的Bronfman, 讓我在安可曲才稍稍的有比較清晰感受到他的音樂...以後有機會再來聽他的獨奏。
下半場應該是這場的高潮,我卻離場了... 原因是,提不起勁且感受不到感動的我已累了,一方面是工作忙碌的影響,一方面是當代音樂家的音樂實在讓我找不到切入點,所以就放棄了。
只是,不甘寂寞的我接著跑去音樂廳的CD店,花了點時間看一下有沒想買的作品,卻一口氣買了三套Martha Argerich 阿格麗希的CDs, 我曾經想去聽她的現場表演,一次擦身而過 (已經買好柏林音樂會票,沒想到她卻取消找了代替的表演者 Ivo Pogorelich)、幾次是時間無法搭配(想去日本福岡聽),不知道這些年連她的好朋友Lilya Ziberstein 都已經來了好幾次,但Martha 都沒有來到台灣的跡象說...
2/19 19:30
指揮/艾倫.吉伯特(Alan Gilbert)
鋼琴/奕非.布朗夫曼(Y. Bronfman)
紐約愛樂交響樂團(New York Philharmonic)
曲目:
盧瑟:《喜悅》
林貝爾格:第二號鋼琴協奏曲
柴科夫斯基:E小調第五號交響曲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