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次聽到 Pierre-Laurent Aimard 不是因為彈巴哈,是因為看我為琴狂(Pianomania)的紀錄片時,除了郎朗以外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音樂家,因為看完Pianomania後,我找了好幾家CD店想要買 Bach: The Art of Fugue (如下圖),都沒辦法找到,後來到佳佳唱片行請老闆幫忙直接向國外訂購,然後再去領取,剛拿到手,馬上聽完後,Aimard 進入我的 to listen list 中....
初次聽到 Pierre-Laurent Aimard 不是因為彈巴哈,是因為看我為琴狂(Pianomania)的紀錄片時,除了郎朗以外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音樂家,因為看完Pianomania後,我找了好幾家CD店想要買 Bach: The Art of Fugue (如下圖),都沒辦法找到,後來到佳佳唱片行請老闆幫忙直接向國外訂購,然後再去領取,剛拿到手,馬上聽完後,Aimard 進入我的 to listen list 中....
會想看膚色的時光... 一是因為之前看過 "莎妹劇團" 的一部料理東西軍的戲,一面看戲一面吃東西,感覺上這個劇團一直在試很特別的劇碼。另一是因為不但用陳綺貞做音樂總監,另外還將座位席分成AB區,讓演員、觀眾都在新的型態下觀賞戲劇。
Buenos Aires (意思是好空氣) 的第一天早晨是星期日, 早早的起來感受它的周末,很寧靜、很平靜。不像台灣一早就熱熱鬧鬧的,這邊的人直到九點,也是靜悄悄的.... 南美洲的人在假日應該是很晚才會出門的,所以,如果一早要出來找東西吃,可要有心理準備喔~~~找了一陣子只找到一家有開的店,滿滿的empanada 我們買了三個口味,然後店裡幫我們烤好後,我們直接帶到Mc Cafe去點咖啡,一面喝咖啡一面吃餃子(我們都稱empanada為餃子),就這樣開始了我們的第一餐。
大學時就知道的爵士樂手終於來了.... 那時候,我只是個剛剛開始聽,還根本搞不清楚什麼是爵士就被她吸引的小朋友。現在,終於可以親自看到她、聽到她現場唱歌,實在太高興太興奮了啊!!! 這場... 可以彌補到我十月無法聽Carol Kidd的傷心啦~~~
Patti 今天將自己的演唱會分為上半及下半兩場,雖然實際上整場表演並沒有中場休息,在Patti自己的介紹中,她把整場分為兩部分,一部分她唱Ella Fitzgerald 的歌 (因為她曾經出過一個專輯 For Ella),另外一半則唱她自己的歌。上下半場風味不同,衣服也不同,上半場穿花花綠綠的長裙裝,下半場在音樂串場中換了銀亮亮的長褲套裝,我只能說,她很敬業,很有表演熱情,會希望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官與音樂。
繼去年聽過 Mingus Dynasty 之後,今年再來一次 Mingus Big Band... 老實說,我到現在還沒搞懂,這樣的區分是怎麼分辨的,但是我只知道這次聽的 Mingus Big Band實在太精采了~~~
Mingus Big Band 是有14個人的編制,就如同他們團員的介紹說 "we have 14 unique voices in this band, everybody can has unique sound but we are a band." 然後,今天晚上,就有14個 SOLO 的聲音,讓人目不暇給,你想想看,5 saxephones, 4 trombones (1 tuba), 3 trumpets, drums, piano, bass....
乍聽這場,其實我感觸頗深.... 原因是,從開始舉辦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以來,我應該是第二屆或第三屆就開始參與,而且每次都是四場全買的那種,是... 是有欣賞到、學習到所有西方、日本等等的爵士精華,也是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之餘,可以在夏天好好的 "盲聽" 認識新樂團、音樂家的機會。我從不諱言,現在的我已經很少彈琴,但是聽的卻更多更廣,心態也更加開闊,我很喜歡現在這樣的生活經歷,常可以給我不同的刺激。
這一場在買票時,我就在想.... 票價比其他幾場"便宜"這件事,即使有了幾位西方樂者,票價還是相對便宜,只是我做了個決定,就是"往前坐"。台灣的好幾個樂手我都聽過好幾次,但是我也很好奇這場的感覺會是怎樣,買了第六排的位置,好好的來欣賞這場。
啊~ 又是一大挑戰!! Joe Lovano Us Five 的五重奏就是我所謂的 "每年在找新的功課" 那種團~~
雖然爵士已經聽了一陣子,但一直都是沒有系統的亂亂聽,亂亂感受,用我的五官跟現有的嚐試與常識來學習浩瀚的爵士領域。不過啊~ 經過那麼多時間,還是會聽到超多聽不懂的樂派或是即興,應該是說,爵士就如古典,種種的類型聽也聽不完,學也學不盡。
這五男一女的團,是我今年的嚐試....因為一直以來,我除了以前聽Kings Singer 以外,很少再接觸到 A Cappella的型態了,總覺得少了點開心的元素,不是我不喜歡,而是有點單純,我口味重點,喜歡有點變化、有點不一樣的學習。所以...現在我少聽點,部過這次聽到德國來的Vocal Virus- Slixs, 有五男一女,會帶上表演戲劇的方式,所以我一定要把握機會看看這兩類加起來可以有什麼樣的火花~~
人生有史以來第一次因為工作耽誤進場時間.... 演奏了兩首,才躡手躡腳的靜靜走進現場。
票一開賣我就買了,這個價錢真的是比 "柏林愛樂" 親民多了。而且,說到這,其實12把大提琴的巡迴檔期比柏林愛樂還要短,所以更加難得,這讓我很喜歡聽大提琴的人更不能錯過,而且還是成軍40周年的音樂會,真的非常難得.... 也真的讓人如痴如醉。
這次從開始賣票就引發一堆的爭議,我在想... 到底要不要買這個票。不過,我心裡想一想,Lady Gaga 現在當紅,聽歌手聽樂手如果能在巔峰的時候聽應該是最有價值的,所以雖然很不想買,還是狠下心花了一堆銀兩進行朝貢....雖然我不算是小怪獸 呵呵!!
這天很努力的提早離開辦公室,坐著捷運去見這位我很好奇會帶來什麼新鮮表演的國際巨星 ^^
朋友當天問有沒有興趣去看 Elton John and Tim Rice 的 broadway show "Aida"...其實,我從很早就知道這部要開賣,步過我個人是對 Elton John 沒有很大的期待,所以並沒有買票。
又一大師 Herbie Hancock 來囉!! 從2010 我就在注意他的演奏會.... 總是和台灣擦身而過,說實話,我其實已經有點放棄,因為知道台灣畢竟在市場上是不像那些大國一樣那麼受青睞~~ 所以,我也有一面找Herbie Hancock 國外的表演。
2011年確定要去Cork, Ireland 時,曾偷偷希望... Herbie Hancock 能繼2010到此爵士節的經驗,2011再來一次,結果,我失望了,Herbie並沒有再去~ 回到2012.02 Bobby McFerrin 當天的表演時,跟著一堆朋友,我竟眼睛很尖的看到服務人員手中一張小小的宣傳單上面的字,我馬上從進電梯再跑出來跟他拿一張看清楚,哇~ 一看不得了,真的是Herbie Hancock要來囉!! 我真的是嚇到講不出話來... 開心不已啊!!
很多人可能聽到 Blind date 知道那是什麼? 不過,就如同 blind date 一樣,我對於音樂,常常在做 blind listen 這件事。但是,這樣做的冒險跟blind date 更高,因為blind date 不一定要花錢, blind listen 一定要花錢才知道自己的感覺。
David Garrett 就是我近來的 blind listen 傑作.... 剛在售票系統看到時,因為不認識,所以不趕PO上來揪朋友聽,悄悄的自己買了兩張票,想說就跟媽媽去聽也行。當天聽了後,覺得還蠻值得的.... 又聽到了一種古典現代結合的音樂,也觀察到原來現在的人對於這種比較 easy listening 的型態是比較能共襄盛舉的。
等了快要五年,終於來台灣囉!!
2007 自從為了聽 Keith Jarrett 到東京,順道造訪了爵士人喜愛的 bluenote 欣賞我不認識的 Nigel Kennedy 之後,我也成了頑童甘迺迪的粉絲~ 怎麼說呢? 我覺得,喜歡音樂的人應該是能順心順性的"放開胸懷" 將內心的音樂表達出來的,而甘迺迪,就讓我感受到,他有多麼喜愛他的音樂,他有多麼想把他的音樂藉小提琴傳遞出來。
第三次來到 Tokyo Bluenote 一次比一次更喜歡來這邊,只是每次來還是覺得貴 哈哈!!
門口地上的 Bluenote Tokyo 我還是這次才注意到,真不細心!! 呵呵!!
這位以日劇 "101次求婚" 配樂出名 (最出名的是 "Say Yes") 的日本鋼琴美女西村由紀江來囉!!
西村已經出道接近25年,15歲就出道,上次來台灣是約5年前。印象中,日劇中的曲子讓我比較喜歡的一首就是西村的 say yes, 另一首就是米西亞的 Everything... 很有意思的是,這兩首剛好都是婚禮很受歡迎的曲子... 所以當然,又是場 "只知一首聽一場" 的情況,但是,她... 竟然讓我想到之前在美國聽的 George Winston.... 想中途離場。
這不是真的!! 這不是真的!!!
我做夢也沒有想到,在2011 竟然可以連看到兩場 Yulianna 的演奏會,年初的獨奏會已經令我回味無窮,而再來的協奏曲之夜也是令我期待萬分,票一開賣我還是忍不住的買下3000元票價的位置,雖然說只是17排,但是欣賞到的還是精緻精緻.... 到不想說話.... 令人屏息!! 下次,下次再有機會,衝!! 我要買到前10排好好欣賞她的手指與表情。 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