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該怎麼說呢? 知道呂思清應該是一個很偶然的機會
約四五年前和家人到中正紀念堂散步,恰好聽到戶外音樂會
那場我注意到了~ 那是首場由台大合唱團的學長邱君強回國後的第一場指揮
我遠遠看就覺得很像是他.... 卻也注意到另外一個小提琴家 -呂思清
為什麼? 因為在戶外音樂會,又是在遠遠的距離,很意外的,音色出奇的清晰美妙且性感
我好奇,是麥克風、音響、還是他的技術、名琴
當然,懶人如我,除了留下深刻印象並無其他接下來的研究。
直到看到帕格尼尼群星夜的訊息,有呂思清要來,當然衝著他也要去聽
其實我的想法是,上次聽戶外已經很精采,那室內呢? 應該更值得期待吧!!!
今晚音樂會開始,從黃濱..... 寧峰、黃蒙拉,每一個人的演奏都有美中不足之處
黃濱是唯一的女生,感覺上她有點像木頭人,拉弓的時候臉上沒有啥表情,紮了頭髮但敗筆卻是用了鯊魚夾
寧峰的感情是夠,但是技術上的細膩度感覺又有些不足
最跌破眼鏡的是黃蒙拉.... 這位被稱為是明日之星的小男生,某種角度長得有點周杰倫的味道
且他演奏了一整組三段的曲,但可惜音色很緊,又在第二段時提早出拍,指揮一直比著手勢提醒他
有趣的是,完成個人表演後無法想像觀眾的鼓掌竟然持續很久,一直到他又出來演奏了一小段SOLO
無論如何,上半場結束,讓我更期待下半場,因為以上幾位帕格尼尼之星,並無引起我多大注意。
下半場一開始,便見呂思清帶著笑容出場...
.站定位後並沒有和前三位演奏者一樣,先做個對音準的動作,反而就直接開始,超酷的!!!
演奏中小提琴協奏休息的片刻,只見呂思清就歪著頭撥弦似乎在對音準、手帕拿出來擦和擦琴、站好後垂直拿著小提琴眼神望著舞台前遠方
非常具有個人的風格及特色
所以呂思清演奏時,眼睛不會注意到交響樂團的任何一個人,會很直接的看著他的一舉一動,捕捉他詮釋曲子的豐富情感
還有,他那把名琴讓他的技術更加容易發揮,高音音質清亮,低音卻溫暖飽滿。
果然,這一場的主秀完全就是在呂思清,其餘三人應該只是配角
另外一個特色是指揮,我沒遇過指揮呼吸聲可以大到我坐在第八排都聽得到
BUT,聽到呼吸聲,倒是可以用來辨別指揮的風格及表現方式。
他們四人最後在安可時連續演奏兩首,一首巴哈、另一首貝多芬的
四人搭配倒很不賴,讓人感覺整場最棒的兩首似乎是安可這兩首耶 哈哈!!
下次再有機會,我想我會直接買呂思清的CD or concert ticket. 或去買他最出名的 "梁祝" 來聽聽看才是!! :)
曲目:聖桑: 序奏與輪旋隨想曲 小提琴: 黃濱
聖桑: 哈瓦納舞曲 小提琴: 寧峰
布魯赫: 蘇格蘭幻想曲 小提琴: 黃蒙拉
貝多芬: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小提琴: 呂思清
聖桑: 哈瓦納舞曲 小提琴: 寧峰
布魯赫: 蘇格蘭幻想曲 小提琴: 黃蒙拉
貝多芬: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小提琴: 呂思清
全站熱搜